走過

刊登於台北市私立薇閤高級中學第二十二期校刊


漆黑的夜,大地皆已入眠,然而滿天星斗不讓人感到寂寞,我們一群人戴著頭燈,在那由筆直高大冷杉組成的黑森林中,一步一步地緩慢向前。我們無法看清眼前的風景,只能專注看著由頭燈光線所照亮,腳前的那一小片地。對我來說這是再也熟悉不過的場景,然而對其他三十多位高中的學弟妹來說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體驗。此刻,還有兩公里的路程,我們將站在台灣的第二高峰,雪山。

 

走出了黑森林,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氣勢雄偉的雪山圈谷,圈谷的右上方可見明顯突出的北稜角,左方則可看見我們待會要走的路,一路通到圈谷最上方的雪山主峰山頂。我們駐足在雪山圈谷,休息、補充水分,默默地等待著,等待著那令人感動的一刻。

 

這一天很幸運,在沒有雲霧遮擋之下,望見太陽從遠方的地平線裡慢慢地探出頭來,大地也因此被染成一片橘紅色,在場的人無不一聲驚嘆。我們原本是希望能夠登上山頂來看日出,不過時間的因素只好作罷。日出,代表的是一天的開始,提醒著我們在歷經黑夜之後,光明總會到來。

 

看完日出,我們繼續向前,沿著雪山圈谷的邊緣而上。在這最後不到一公里的路,看似很近卻要花上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畢竟這裡是海拔超過三千公尺的地方,驟降的氣壓使得空氣變得很稀薄,讓每一個步伐比起平地更加地讓人感到費力,更不用說接下來直達山頂的陡坡,即使如此,已有事前充分準備的我們,透過小步小步慢慢走的方式,不疾不徐地成功登頂海拔三千八百八十六公尺的雪山主峰,台灣第二高的地方。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大地由原本的橘紅色轉變為黃色,一望無際的景色讓所有人為之感動。站在山頂上,能夠看見幾乎半個台灣的山脈,我看見曾經玩雪玩得不亦樂乎的南湖大山,看見讓我歷經慘痛教訓的大劍山,還有最遠最遠清晰可見,已成老朋友的玉山。

 

我們在山頂玩得不亦樂乎,尤其每次登頂必做的登頂照,見證了我們成功完成這個對自己來說,一件了不起的任務。這些第一次造訪雪山的學弟妹,是學校田園教學CIT結業後的最終考驗。我想起了四年前,那一年的CIT,登雪山的過程,只是當時的我並沒有站在這裡。

 

從雪山山頂下山的過程中,看著那已甦醒,充滿朝氣的大地,讓人感到非常地舒服。我回想起從高中畢業後,大學四年以來的種種經歷,是如此的讓人感到精彩充實、回味無窮,而這一切,都從那一年的CIT開始。

 

 

 

那一年的CIT

還記得在薇閣中學高三推甄結束時,因緣際會下參加了學校田園教學的CIT,當時會參加一方面是推甄完有很多空閒的時間,一方面想說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經歷。

 

田園教學是薇閣的特色教育,在陽明山竹子湖有專門的教室跟場地。課程結合自然環境,透過體能、自然生態的教學與體驗,包含高空繩索、健行登山、攀岩垂降、溯溪、騎馬、野外生存、團康等活動。至於全文「Counselor In Training」的CIT,則是讓推甄上的同學能夠藉由田園教學的訓練,能夠更加深入體驗田園教學的活動外,也練習如何去當個小小輔導員,協助課程教學。

 

從開始在薇閣就讀時,就參與了田園教學的很多活動,總是讓人覺得有趣好玩,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其中最爲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高中最後一次的田園教學,到山林中親自用雙手,將木頭、樹葉、繩子、帆布搭建成能夠過夜的避難屋,在最後一天還打起了泥巴仗,所有人全身都是泥巴,玩得不亦樂乎。

 

參與了CIT,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可說是把以前所經歷的再次體驗一番,其中有的更是深入,學習了很多。以攀岩來說,以前是到大砲岩攀岩,在CIT的訓練中,則是更近一步到龍洞岩場挑戰高達十幾層樓高的岩壁,而位於田園教學園區內的高空繩索,以前是老師帶著我們去走,至今則是要自己去練習,甚至是能夠帶領學弟妹來完成。

 

由於沒有課業的負擔,讓我們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總是能夠心無旁騖地去認真學習,這之中除了在實質上的收穫外,也讓我們能夠在自然環境的探索中,培養許多看待事情的方式。對我來說,在這樣的過程裡,有一件事情影響了我之後的人生,那就是登山。

 

登山對我來說並不是很陌生,從小的時候父親就時常帶我去家附近的貴子坑步道走走,而後在學時的田園教學也走過陽明山如七星山、大屯山、面天山、向天山、小觀音山西峰等山岳。這一次的CIT訓練同樣也有登山的部分,只是跟前幾屆不一樣的是,這是第一次在CIT訓練結業時,舉行了一場攀登雪山的活動。

 

雪山是台灣第二高峰,雪山山脈最高峰,也是百岳之一。百岳是台灣登山界為了能夠帶動登山風氣,挑選了台灣一百座高山來訂之,而這一百座山中,幾乎都是海拔超過三千公尺,大部分是需要很多天才能夠去攀登。這次原本是要去登台灣第一高峰,百岳之首的玉山,然而登玉山中途所住的排雲山莊需要抽籤,無法確保所有人都能夠申請上,只好改成雪山。

 

不同於一般常去的陽明山,一天就可以輕鬆來回,老少咸宜的路線,雪山的攀登需要多天才能完成,此外由於路途的山屋只有供給簡易通鋪跟水,得自己背負糧食、睡袋等裝備,同時需要在高海拔的環境中攀登而要有一定的體能,因此這並非一般到郊外去踏青,而是正式踏入了專業登山的領域,背著大包,走入那深藏在台灣高處,鮮少人能及的荒野。

 

由於有著雪山這樣的一個目標存在,讓我們CIT的訓練裡,多了許多對於登山相關的課程,例如山岳認識、行程規劃、食物分配、裝備認識、急救等等,其中體能訓練更是最為辛苦的一部分,歷經了傘兵操、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操練,以及跑竹子湖一圈。歷經了好幾個禮拜的準備,終於在六月底如期出發。

 

傍晚我們坐著巴士來到武陵農場,在車上睡一夜後,隔天一大早從武陵農場攀登雪山最入門的路線,雪東線的登山口出發。從登山口開始,一路上我們體驗了不同於一般低海拔郊山的自然環境和風景,同時也開始感受到在高海拔低氣壓的環境中,背著重達十幾公斤的大包,行走在那森林中,無止盡之字坡讓人氣喘吁吁的勞累感。在這樣讓我們感到如同修行般的過程中,我們擁有著共同信念,希望能夠克服難關,完成這一趟能夠賦予自己生命中,無比榮耀的一件事,然而有時再怎麼的想著,也無法改變即將要面對的現實。

 

走了好幾個小時,視野漸開,看見了中央山脈的南湖大山,還有已經變得很小很小的武陵農場,不久後我們抵達了四公里處的哭坡前觀景台。哭坡是一條由碎石組成的陡坡,約有半公里多,聽說是歷經了哭坡前的一連串陡坡後,看見此坡讓人很想哭而有其名。我們在哭坡前觀景台卸下裝備,休息補充水跟行動糧,補足體力來準備迎接哭坡的挑戰,然而就在此時,每個人的手機都傳來雪霸國家公園的簡訊,上面寫了一則讓所有人都感到錯愕的訊息,因為我們被要求「強制下山」。

 

原來當時剛好有一個颱風從巴士海峽經過台灣,因此發布了海上颱風警報,而根據國家公園的規定,一旦發布颱風警報就得取消入園,同時要求在園區的登山客全數下山,如果屢勸不聽的話可是要付上一筆罰金。這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個很大的打擊,畢竟千辛萬苦的準備,為了能夠成功登頂雪山的目標就這樣付之一炬,而讓人感到無奈的是颱風基本上不會撲台,而這幾天頭頂上都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不過此刻帶隊老師覺得既然到了哭坡,距離同樣為百岳的雪山東峰只剩一公里,不上去可惜,因此我們放下大背包,換上登頂包輕裝上了哭坡。

 

即使如此,當下的我內心受到了一股打擊,一陣頭疼席捲而來,即使換上輕裝走上哭坡,仍感到如同重裝壓在肩上那樣的疲累,不過再怎麼想也只能向前走。好不容易走完了哭坡,之後是一小段上上下下的稜線,過了稜線,終於看到距離一百公尺的雪山東峰矗立在眼前。

 

雪山東峰,海拔三千兩百〇一公尺,這是我人生第一座百岳。站在這海拔三千公尺高的山頂上,讓我驚豔的是這一趟辛苦的過程中,帶給我的是那前所為見的美麗風景,周遭都是層層的山巒搭配著朵朵白雲,在山頂也看得到這趟原本的目標,雪山主峰,只是山頭蓋著雲朵,深不可測。這樣的景緻讓原本有氣無力的我恢復了一部分精神,拿起手上的相機,記錄著眼前這令人感動的一切,而後就是我們一同跟雪山東峰的牌子大合照,拿出了薇閤中學CIT的旗幟,證明登頂成功。

 

 

那一年的CIT,我們成功登頂雪山東峰,開啟了我的登山之路。

 

我們拍完了登頂照,便匆匆下山,預計先下到距離登山口兩公里的七卡山莊來住一晚「避難」,然後隔日在回登山口。

 

成了遺珠之憾的雪山主峰,殊不知成了我日後攀登最多次的百岳,甚至在冬季積滿雪時進行兩次雪地技術訓練,以及在今年三月帶領三十位台科大健行與登山課的學生雪攀,並成功登頂。當我從雪山東峰下山,走到哭坡時,望著那清澈的藍天,以及朵朵白雲影子投射在綿延無盡山巒的景緻,即使心中有許多的不甘,不甘這個跑來攪局,但卻無風無雨的颱風,但對那無邊無際的遠方,誰又能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一場名為山的修煉

羅丹曾說:「這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發現」。

 

我們時常會看到世界上許多壯麗且令人憧憬的景色,例如西藏的高山峽谷、挪威壯麗冰河、紐西蘭的青青草原等等,然而其實在台灣那超過三千公尺,高聳入雲的高山裡,深藏著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世界級大景。幾個月前在淡水新興國小向小朋友和台科大登山社社課分享台灣高山之美,當我放上從雪山黑森林入口望冰雪南湖大山的日落餘暉之景,並詢問這在哪裡時,有人猜說是阿爾卑斯山,有人猜說是聖母峰,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其實就在台灣。

 

 

在雪東線黑森林口,望覆滿雪的南湖大山夕照。

 

在中國大陸當交換生的期間,趁著期中空檔到中國大陸最北的漠河旅行,當坐著車奔馳在結冰的黑龍江上,跟開車師傅聊到台灣,師父問到台灣會不會下雪時,我很有信心地回答:「台灣會下雪!只要到了冬天,在台灣許多三千公尺的高山上,總是積著滿滿的雪!」而後獨自一人走遍中國大陸,在四川阿壩包車前往九寨溝的路上,看見周遭層層山脈跟小鎮的景象,也不知覺,很有信心地向開車師傅介紹:「這裡很像台灣,台灣也有這樣般迷人的景緻。」

 

歷經了板塊擠壓形成激烈的造山運動,台灣約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積是山,其中擁有兩百多座海拔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為全世界山脈最為密集的島嶼之一,遠遠勝過日本、紐西蘭,另外由於跨緯度、高海拔落差所造就的生態環境更是非常豐富,涵蓋了從熱帶到寒帶的氣候及生態景觀,孕育了廣闊的美麗大草原與湖泊、險峻驚人的斷崖峭壁、歷史悠久的冰河遺跡,以及幾十萬種的台灣特有種生物。

 

還記得國中時無意間翻閱了家裡收藏的《台灣百岳全集》,看見那一頁又一頁的照片時,心中直呼:「哇!這裡真的是在台灣嗎?......原來在台灣也有如同歐洲般的美麗風景!」而讓我開始真實地踏入這美麗的世外桃源,永遠無法忘懷的是那一年的CIT,第一次登上三千多公尺的百岳大山,雪山東峰時,那令人大開眼界的動人景緻,而後上了大學,參與了學校的登山課與登山社,陸續拜訪了玉山、合歡山、奇萊山、南湖大山、嘉明湖等,一座接著一座向我展露山真正的魅力。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登山? 面對《紐約時報》記者的採訪,即將第三次遠征聖母峰的英國登山探險家George Mallory不經意卻令人玩味的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自從CIT成功登頂雪山東峰後,登山沒有成為我生活的選項之一,直到上了台灣科技大學,大二時旁聽了體育必修的健行與登山課時,志願向老師爭取而當上了助教,從郊山、中級山到百岳大山,從協助老師到親自帶領學生登山,登山,再次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往後更一步一步地,因為登山,讓我認識到許多生命中的價值,因為登山,改變了我看待許多事物的方式。

 

從國中開始喜歡攝影的我,一開始就純粹只是為了拍美景而爬山,不惜掛著笨重單眼相機翻山越嶺、橫越溪流、上下峭壁,常開玩笑說這是甜蜜的負荷,練就了如同鐵打造般的脖子,許多人常問說怎麼能夠背著如此大的相機自在地爬山,而我總是我笑笑地回:「已經習慣了!」每一次上山,總是期待能看到好風景,不過並非總是會遇到好天氣,而且山上天氣多變,無法捉摸,好幾次走到一半,忽然雲霧籠罩,或下起大雨,最糟的狀況莫過於從一開始到山頂到結束,淋了一身濕,而且都沒有景可以看,也因此登山不管發生什麼狀況,都要學會懂得去接受,甚至是要有撤退的勇氣。

 

我始終保持著初衷,有著為了能記錄美景的熱忱,除了滿足自己的興趣,累積自己的攝影作品,更希望透過拍出台灣山林的美,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台灣的山林,激起對於台灣山林的熱愛,而隨著多次出入山林之後,我發現,登山帶給我的,不止是美麗的風景而已。

 

自從當上了台科大健行與登山課的助教後,登山對我而言,不在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整個團隊的事情,我開始要學習如何去當一個稱職的領隊。先前在CIT的訓練裡,已經有初步練習如何來帶領團隊,而後在正式的登山課的每一次登山活動中,更需要的除了是持續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外,還有每一次經驗的累積,畢竟沒有人能夠在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就能很完美地達成任務。我很感謝登山課的老師願意提供我很多機會去嘗試,同時沒有太大的限制來讓我自由發揮,我第二次上玉山,就直接被指派為領隊,帶領台科大二十人的學生單日往返玉山,而後在短短兩年內,更近一步帶著許許多多的學生成功完成奇萊南華、嘉明湖、雪山跟南湖大山。

 

在這好幾次的登山帶隊中,收穫最為重要的不外乎領導統御的部分,也就是說要練習當一個領導人,帶領自己的團隊,去完成每一次的目標,而其中如何有效地跟團隊溝通,思考問題解決的方式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在登山課中的訓練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開的「自我探索PA(Project Adventure)」課程,課程其中一項是由一個小遊戲來了解領導統御和團隊合作,藉由不斷的嘗試與溝通,親自透過身體的行動,體會到一個團隊的變化與成長,從一開始混亂的狀況到後來非常有效率地去完成目標,而後任務結束時的分享裡,可以統整出:「一個團隊裡,真正出點子、做事的人在於隊員,而領導人的角色在於如何去將這些人事物有效地運用,發揮出團隊最大的效益,因此領導人簡單來說並非做事的人,而是去協調與統籌整個團隊。」

 

這樣的思維讓之後不管是登山帶隊、在學校擔任相關幹部,甚至對於自己科系的職業,需要和許多部門溝通的建築師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另外,這個課程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收穫,在於學習並非只有透過書本上的知識來學習,一場有特別設計過的遊戲,能夠藉由有效的引導,讓參與者在學習上有著更深刻的體悟,這讓我想到設計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說:「用整個身體來思考吧。用頭腦所想的事只要三天就變了,然而用身體所思考的事再久都不會改變。」

 

也許透過身體力行,由身體親自體悟到的種種經驗,才是人之所以能夠成長改變的關鍵吧!而登山的價值,也在這樣的不斷的累積的經驗中,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深刻地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事。

 

 

第一次登頂玉山,很幸運能夠看見藍天白雪的絕美之景。

 

「登山的終點並不在於登頂,而是在於平安回家。」第一次登頂玉山,是在如此幸運的情況下,能夠站在台灣的最高處,一覽晴空萬里,藍天白雪的絕美之景,然而這個過程經歷的是凌晨兩點起床,一路披星戴月到天亮,在體力快要不行的情況下硬撐到了山頂,使得當天返回登山口時,整個人搖搖晃晃地癱在地上,站都站不太起來。

 

第一次縱走,走了進階偏難的雪劍線,即使在這之前已經走過玉山、雪山、奇萊山,然而要每天背上二十幾公斤的重裝走上十幾個小時,加上許多準備上的缺乏,登山包與睡袋不適用、水帶的太少、體力嚴重不足等因素使得這一趟縱走歷經了很多風險。

 

印象最深刻的是從雪山翠池翻越大劍山到油婆蘭山營地的那一天,在大劍山山頂前幾百公尺時完全走不動而坐在地上,直到老師過來把我背包背上,督促著我趕緊跟上,才勉強登頂大劍山。那時候山頂的日落景色非常漂亮,然而卻是我體力透支下耽擱整個隊伍行程所導致的,讓之後下大劍山,到油婆蘭山營地的過程中得摸黑行走,同時在中途劍南尖山旁等待老師下切水源處取水時,在只有低矮箭竹草原的稜線上忍受著一個多小時零下四度的寒風,在那之前,我早已沒有水,同時也把夥伴的水都喝光了。至今回想當時一同陪伴在我旁的夥伴,無私的奉獻與關懷實在讓我沒齒難忘。

 

 

一個走得比較快,一群人走得比較遠。雪劍線一同陪伴在我旁的夥伴,無私的奉獻與關懷實在讓我沒齒難忘。

照片攝於大劍山山頂。    

 

登山時常考驗著自己的體力、耐力跟意志力,讓我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因此透過登山,能夠增強自己的體魄,也能夠讓自己的心靈更加堅強來面對各種難關,然而,再怎麼壯大自己,在那巨大、永遠無法捉模的山面前,我們永遠無法征服她,因為「沒有山是能夠被征服的」,而唯一能夠被征服的,也只有自己心中的那一座山。

 

登山家Mark obmascik曾說:「我愛山,因為山讓我感覺渺小,並幫助我釐清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曾經我登山只是為了能夠看到、拍到好風景,然而到了現在,讓我喜歡登山的原因,在於我能夠透過登山,向山學習,了解到登山帶給自己了什麼價值:

 

上了山,在漫長的路途上,會體悟到即使看似再怎麼近的目標,都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踏實地向前,才能達成,而在這樣的路途中,時常崎嶇、充滿障礙,時而上時而下,時而顛簸時而平緩。也許我們無法掌握眼前所要歷經的路程,但能掌握的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態度,學習如何去接受眼前的任何狀況。我想到一句話:「爬山時不用想那麼多,一條路,走就對了!」

 

上了山,會了解到很多事情不必急著去完成,畢竟操之過急地追求目標,除了累到了自己外,也錯過了整夠去細細品味過程中的價值。台灣登山家邢天正說過:「爬山不是趕路,也不是只跟著別人走,山川草木、蟲魚花鳥皆有情,行走、俯仰之間,都應留心,否則等於入寶山而空手回。如此,走完百岳又如何?」

 

上了山,大家都是一家人。這句話我時常在每一次登山帶隊前,跟所有人這樣說。如果說,爬山有什麼樂趣,我想其中最棒的就是每一次爬山,不管是爬過的或是沒爬過的,與人在山林中一起有說有笑、一起相互扶持的感覺。而更可貴的是,彼此拋掉了任何立場,任何偏見,任何背景,相互尊重與關懷,在這之中我認識到:「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一群人走得比較遠。」

 

上了山,山會告訴自己如何變得更加堅強且穩重,讓自己更有勇氣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山也會告訴自己要保持著謙遜包容的態度,成為山林中的一份子,不畏懼、不害怕自己時而狂傲時而懦弱的心。

 

上了山,會再度體悟到過往經歷中的種種收穫,同時繼續透過登山,繼續尋找,繼續發掘。

 

登山的過程裡,山常常教導很多事情,我們可以在登山時找到自我,我們可以在登山時找到解決問題的靈感,我們可以透過登山,培養突破自我的冒險精神,了解跟世間萬物相處的方法,懂得去為自己負責,體認謙卑惜福的態度等等,當然前提是要能夠真心全意地愛上山林,有什麼困難,有什麼苦惱,有什麼不如意,想要追逐天使還是逃避魔鬼,只要「into the wild」,讓山林進入自己的心就對了。

 

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覺得為何要爬那麼多山?為何一直想爬?山上的風景不都差不多嗎?我想,不用多加說明,只要願意走進山林就會漸漸瞭解了。至於登山最終帶給我什麼,我想就簡單說:「能看見生命真正的美麗,在於爬得夠高,走得夠深,看得夠遠。」

 

能看見生命真正的美麗,在於爬得夠高,走得夠深,看得夠遠。

我沿著冰河谷流路的痕跡,前往南湖大山東峰的路途中。

 

 

 

為自己來場壯遊

有句話說,記得不太清楚,大概如下:「旅行,並非一定要走訪大山大景,或說非得要很遠的地方,有時候在自己家附近走走,就可以是旅行。旅行並非一定要有距離,旅行往往來自於心境的遊走。」

 

如果要回顧大學最讓我深刻的事,除了登山外,我想不外乎就是大二到大四那三年的暑假,分別各花四十多天的三場壯遊。

 

大二那年,和三位建築系的同學花了半年的時間規劃了一場以「建築夢之旅」為名的歐洲自由行,用盡了自己在學時期累積的獎學金跟大部分積蓄,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始,一路歷經德國、瑞士、法國、義大利、梵蒂岡、西班牙、葡萄牙八個國家,拜訪四十幾個鄉村城市,參觀數十棟從古典到當代的建築,畫了數十張速寫以及拍攝兩萬多張照片。對就讀建築系的我來說,可說是一場滿滿的收穫,而後大三、大四的建築設計課,也有著很大的啟發與幫助。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人造就了建築,建築再回過頭來塑造人,為我們定出生命的道路。」對我來說,建築是生活的藝術,唯有親自走過,享受生活,才能真實的感受,再怎麼多的照片都比不在當下所體會到的種種感受,至今仍無法忘懷一踏進西班牙巴塞隆納,由建築鬼才高第所設計,至今還在建造的聖家堂時,抬頭望著那綻放著七彩光芒的有機型態穹頂時,令人落淚的那份感動。

 

歐洲的建築行,從無到有的親自規劃,自己規劃行程,自己找每天的交通方式和住的旅舍,學習怎麼去掌握預算,體驗了省吃儉用、睡火車跟機場的生活,以及好幾餐麵包配巧克力醬果腹、搭錯火車跑到陌生的城市、被吉普賽人騙錢,以及在威尼斯的餐廳被坑一道近萬元海鮮大餐等種種難忘經歷。歐洲之行讓我之後到中國大陸當交換生時,有著更大的勇氣,進一步在交換生結束後的暑假,規劃了一場「只有自己」的旅行,計畫同樣四十多天,走一圈中國大陸的旅程,由於受限時間跟金錢因素,放棄比較偏遠的一些地方,最後形成以華北、華中跟華南地區為主,總共走了兩個市、九個省跟一個自治區,雖然新疆、西藏等令人嚮往的地方無法前往拜訪,但畢竟有捨才有得。

 

走一圈中國大陸的旅程,一方面能夠結合我受國科會補助的大學生研究專題計畫,探討「山水美學在當代建築的應用」,實際拜訪許多如黃山、華山、泰山、桂林等自然山水與蘇州古典園林、杭州美院象山校區等人文山水;一方面也透過這次旅行,思考獨自旅行的意義,不同於歐洲的旅行可以有三個夥伴相互照顧,獨自在中國大陸的旅行,因為一個人,得學會去和自己相處,因為一個人,得自己去解決面對任何眼前所發生的狀況,同時也因為一個人,也能夠更加自由地去和有緣的陌生人互動,至今回味無窮的不管是在山西平遙古城,與來自山東的姑娘一同遊城、看戲,還是在貴州深山中的苗族部落朗德上寨,結識了來自西安大學,同樣就讀建築的研究生,一起遊玩,一起沒完沒了地談論建築;或是在一連串意外下於峨眉山邂逅了一位四川的畫家,志趣相投而無所不聊,聊藝術、美學創作、建築、歷史、文化、政治等等,以及各自對於未來的夢想與發展, 並一同爬峨眉山,從山腳下一路登上峨嵋山金頂,甚至被邀請到他家參觀,當了一晚的沙發客。

 

在大陸當交換生的最後一天,那時我剛完成中國大陸走一圈的旅程,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宿舍裡與一同交換的同學聊到關於這次中國大陸的想法,我們很有共識地覺得:「似乎是要去好好深度認識台灣了。」回到了台灣,緊接著是大學建築系最繁忙的時候,大四的畢業設計,就在此時,一同時常跟我一起登山的朋友,想找我一起來徒步環島,詢問的當下,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環島出發前,我在Facebook的動態中寫下一段話:「歐洲,中國,台灣,越走越近;飛機,鐵路,步行,越走越慢;建築,風景,家鄉,越走越深。」如果說歐洲讓我去體驗這世界多元的面貌,中國大陸則是去發掘屬存在於自己內心的山水精神,至於在大四暑假的徒步環島,則是回歸到自己家鄉的土地,用心踏實地去找尋自我的價值,這之中的價值,有許多往往是自己選擇,自己創造的。

 

我跟我朋友由於都喜愛登山,加上都想要有如《阿拉斯加之死》,這本由國外知名登山作家所撰寫一位唯美的旅人,尋找自我生命價值而流浪的遺世中的那種感覺,因此這一趟旅程,我們背著大包,帶著一頂雙人帳篷、一條水管、一個小臉盆、個人衣物等基本物品,每一天幾乎選擇在小學搭帳篷過夜,借用學校的廁所來盥洗,其中最為難忘的是在旭海的公共溫泉洗澡,並直接睡在牡丹灣的鵝卵石灘上,望著絢麗的銀河。聽著海浪拍打的聲音,與星星共眠。

 

另外,我們也沒有明確的行程規劃,每一天到哪裡都是依照當天能夠走到來決定,而這之中也走了很多不尋常的路線,例如從北投翻越陽明山、從福隆走草嶺古道加桃源谷步道到大溪、花蓮玉里借道產業道路,或是在西南部時不走縱貫公路,而是沿著海濱走西濱公路。

 

這一次的徒步環島從我家台北北投出發,順時針走一圈再回到北投,總共花了四十多天,上千公里的路程,說實在比起大多數登山的過程來說更為艱苦,更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即使每天幾乎都走在平地上,仍然需要背著十幾公斤的行囊走上二十幾公里,而無法適應長期走在平路上的腳,加上長了許多磨了又破、破了又長的水泡,也讓雙腳長期酸疼不已,更不用說摸黑趕路、熾熱艷陽、強風暴雨等讓人苦不堪言的種種遭遇。

 

即使如此,透過這樣如同修行般的生活,讓我們看見了曾經沒有察覺到的世界。

 

每一天的行走,即使是在我們熟悉的台灣,總是能夠讓我們感到許多驚奇,在於透過步行的方式,比起開車、騎車來說能夠更細膩地去觀察周遭的事物,也因此在許多看似相同的自然環境與鄉村城市中,也能體會到這之中不一樣的感覺。

 

從台北一路順時針走下來,陽明山的群山圍繞、北海岸岬灣的蜿蜒漫長、蘭陽平原的開闊沖積扇、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中花東縱谷的狹長優美、一望無際的西濱,以及桃竹苗起伏不定的台地丘陵等,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此外,也認識了每一個地方的不同產業,其中花東縱谷綿延不斷的農田、林園的巨大工業區,以及西濱的蚵田、鹽田與上百隻鴨鵝的養殖場讓人最為印象深刻。還記得某一天開玩笑地說讀地理的人應該要走一次環島,因為比起書本,身體的親自經歷,學習跟生活做了結合,更能夠加深自己的印象。

 

旅行中最為重要的,不外乎是人。曾經在歐洲與大陸中所遇到的貴人,都為旅途增添了許多溫暖,在這次環島的過程中,也同樣的讓我們感受到來自人的溫暖,少不了的台灣濃濃人情味。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一同環島的隊伍,有自行車環島、重機環島,也有不少跟我們一樣,徒步環島的人,一同相互交流、加油打氣。

 

一路上,時常有熱心的駕駛願意載我們一程,不過由於要堅持徒步環島的信念,大多都婉拒了。

 

一路上,有好多無數送我們水、飲料、水果等補給的為我們打氣的各地店家,其中最為有意思的是在高雄彌陀的某家全家便利商店,店員知道我們正在徒步環島後,邀請我們一同在店裡用餐區,享用了他們開會前的午餐,滿桌豐盛的虱目魚料理。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幫助我們的貴人,有的是認識的親朋好友,招待我們吃住,也有很多路途認識的好心人,不論是屏東滿州的熱情的民宿老闆,對於我們徒步環島的精神感到敬佩,招待自己種的椰子外,房間也只算我們清潔費,還是新竹香山的天后宮,願意收留找不到居所的我們,此外還有很多,在在都令人感動。

 

 

與滿洲熱情的民宿老闆合影,還記得晚上聊天時老闆對我們說:「你們今天會在這裡,就是緣份。」

我想旅人的故事就是一趟未知的旅程,隨著每ㄧ步的發現,新的真相也將隨之開啟。

 

 

徒步環島,成為了我大學最後一年的最終章,在這樣的過程中,走了這麼多地方,才發現台灣有不輸給國外的大景,走了這麼多地方,才深深了解台灣有著她獨一無二的魅力,走了這麼多地方,才徹底醒悟對於自己家鄉土地還不夠充分了解。去年大陸交換生結束後,這樣的感慨就是如此強烈,當下沒想過會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命中注定的發生。我時常親自靠雙腳認識了台灣的山,而這一次的旅行,讓我親自靠雙腳,感受到台灣深藏在生活中的美麗,感受到來自家鄉土地,最直接的熱情。

 

 

機會時常存在於我們身旁,只差在自己要不要去抓住而已。徒步環島途中,於台東海濱公園。

 

至今回想這些經歷,對於當時高中畢業開始參加CIT的我來說,都是無法去想像的,因為CIT讓我接觸了登山,塑造了我看待生活的方式,因為建築,讓我能有旅行的機會,去一窺這精彩的世界,拓展自己的視野。機會時常存在於我們身旁,只差在自己要不要去抓住而已。其中在於自己能夠隨著自己的信念,不求回報地去運用每一次的機會,並讓每一次的機會,都成為一把能夠發掘更多機會的鑰匙。

 

對於未來的方向,我想不管發生什麼事,不需想太多,不需放太多期待,就順其自然,讓眼光放在能夠讓自己樂在其中的機會裡,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於不停地向前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