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by Nature

關渡平原綠色生態都市更新

Guandu Plain Development and City Renewal

年份   2015~2016

位置   台灣台北市

類型   都市規劃、集合住宅

指導   郭英釗建築師

 

關於都市與自然的關係

隨著早期人類的活動與發展,人類為求生存及更好的生存環境,不斷向大自然爭取生存空間,成為了環境變遷的動因之一,普遍來說,人類居住越久且人口越多的地方,受到的影響也越大,而相對人口稀少且科技不發達的地方,帶來的影響範圍較小且緩慢。

 

自從西方中古封建體制瓦解,近代資本主義的萌芽,人口隨著產業的發展而聚集形成都市,而後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科技不斷突飛猛進之下,公共衛生改善及醫療進步使得人口快速增長,都市人口越來越多且密集,對於資源的需求隨之高漲,因此都市不斷地擴大,然而對於大自然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高,連帶造成了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在當今全球暖化、能源危機、空氣污染等等環境問題,已是全球共同急需去思考解決的重要課題。

 

從現代都市發展與論述來說,都市相關論述研究起源於西元1920年代美國芝加哥學派,以人文生態學為探討的方向,隨後相關都市理論多建立於文化空間,以文化、經濟、政治為探討方向,對於生態與自然環境鮮少去探討,也因此都市的發展,雖然有著集約整合的功能,以非常密集的方式來避免過大規模面積的擴張,然而對於自然環境依舊是持續地掠奪與破壞,另外都市的郊區化、都市聚落朝向大型發展的趨勢也使得這些問題有增無減。

 

從都市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來說,有資源的過度使用與消耗、過度開發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土地利用形式與空間發展型態不當等問題,而在土地利用形式與空間發展型態不當的問題來說,由於土地不當的規劃與開發,使得一方面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一方面也產生土地秩序混亂的問題,連帶在建築空間的規劃與設計上過於擁塞,使得生活的空間品質惡化。

 

因此面對當今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許多歐美等國家已經開始著重於探討人以外環境在都市中扮演的角色,然而台灣普遍思維依舊是以都市作為全然的人造環境,在都市計畫中認定土地是作為建築與道路的建設工作,因此都市帶來和自然嚴重的對立和分割,使得自然環境在都市中扮演的角色成了被掠奪的對象,如果從台灣最大都會區的台北市來審視,以北投區的關渡平原呈現最強烈的現象,並且持續地發生中。

 

 

關渡平原

關渡平原作為台北市最後一塊的生態綠地,緊鄰淡水河與基隆河,保留著非常豐富的田野與濕地自然生態,為台北市的重要滯洪區,及調解都市熱島效應的風道所在。

 

以前關渡平原以外的大部份地區皆為平原地帶,為台北市最大的米倉,而後隨著台北都會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原地被徵收開發,使得平原面積縮減成今日的面貌,不過關渡平原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有著要開發成新市鎮的爭議,目前已有不少開發商計畫與收購土地,然而至今因為政策、法規與自然環境維護等因素,大部分的地區維持現狀,至於未來是否會開發依舊是未知數。

 

 

生態都更

由於台灣都市更新相關法規上有著許多爭議,使得台灣的都更普遍帶有侵略性的性質,老房子多被新的建築所取代,因此決定結合老房子都更與平原開發的現況,設定基地於幾十年後的關渡平原以及周遭,一方面老舊的房子面臨拆除的命運,一方面平原面臨開發,以建築的手法,解決都市與自然之間的種種問題:

  1. 以關渡平原的邊界旁現有城區選出面臨拆遷的舊有地段區域,將這些地段還原成綠地,再相對於邊界旁那側做10~50公尺左右的規劃與建設,尺度設定在幾個住宅單元的社區複合空間
  2. 為從局部至整體的一連串建構,先取一小段的尺度區域作操作,設計完成後做為參考的依據來應用至其他關渡平原沿線的區域

利用這樣的相互補償的方式,瓦解了都市和自然的邊界分割與對立的關係,而後針對新建設的部分設計成零碳、自給自足、資源循環使用等模式,並且依據生態多樣的延續性,塑造生態綠廊來讓彼此綠地連接,增加既有都市的生態多樣性。整體而言透過這樣的操作,翻轉都市和自然以往的角色,都市不再是單方向的掠奪自然,而是以相互介入的方式達到兩者和諧並存的狀態。  

 

 

建築思考

對於都市及自然兩者的相互介入,以媾和自然作為概念發想,在既有都市建築體系的人為建構下,思考加以自然建構都市的方法,一方面透過師法自然,探討建築形式與機能的自然形態,一方面以綠色經濟創造自己自足、物質循環等永續模式,類型上以居住生活空間作為探討基礎,同時藉此設計高生活品質與宜居的社區鄰里。